2025年是量子力學誕生10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今年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以紀念人類科學史上這場偉大的革命。
在合肥駱崗公園這個由老機場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園中,一場與眾不同的“無人機”飛行秀正在上演。
6月26~2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走進惠州,深入我市三家標桿企業,在生產線與實驗室的實地探訪中感受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的創新動能,解碼這座城市的產業活力基因。
?6月25日,在深圳龍崗區的星河雙子塔低空經濟展廳,工作人員展示一款照明無人機。
6月23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活動在廣州啟動。當天上午舉行的情況介紹會上,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委金融辦、省人才工作局等省有關部門負責人通報廣東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的情況。
近年來,無錫積極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快融入發展新格局,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突破1.3萬家,外貿規模近四年保持千億美元以上。2025年1至8月,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5353.4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7.2%。
近日,位于長江入海口的江蘇太倉港一片繁忙,港口內的船只和貨車按部就班運輸、裝卸貨物。據江蘇太倉港口管委會介紹,2025年1至8月份,太倉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80萬標箱,同比增長2.2%,完成貨物吞吐量1.99億噸,同比增長7.9%,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8659萬噸,同比增長11.7%,汽車、電池、光伏“新三樣”出口超50萬標箱,同比增長45%。
高科技燈具熱銷歐美,模塊化建筑被冰島“復購”……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參與“活力中國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團走訪發現,廣東堅持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多個領域完成高端國產化替代,實現“從跟跑到領跑”,一系列產品、技術標準成功“出海”,為高質量發展寫下高科技注腳。
在“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中,記者先后走進北京、廣東、安徽三省市,實地探訪產業創新:
珠三角樞紐機場(廣州或佛山新機場)工地轟鳴,上百臺機械在佛山與肇慶交界處晝夜不息;橫琴粵澳合作區填海造地,為未來開拓空間;萬洋眾創城里,中小企業集群正借力社會資本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