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筑夢 “惠”聚美好
惠州日報評論員
9月5日,惠州市影視產業宣推會暨《營救飛虎》特別放映活動現場,《惠州市影視服務保障十條措施》正式發布。從資源整合到服務創新,從資金扶持到人才培育,這座被譽為“天然影棚”的城市正以“‘惠’聚美好”的系統化政策為邀,向全國影視人發出光影之約:來這里,讓每一個創意生根,讓每一個故事綻放,共繪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惠州之美,在山水相擁,更在歷史沉淀。900多年前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吟唱,至今仍在惠州山水間回響。這里既有218公里長的最美旅游公路串聯的山海湖泉、古鎮新村,又有千年文脈滋養的歷史底蘊。這種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饋贈,使惠州不僅成為鏡頭里的風景,更成為故事中的靈魂。近百部影視作品選擇惠州取景,《追光的日子》《穿過月亮的旅行》這樣走進千萬觀眾內心的“聯合出品”,雙雙斬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充分證明了這片土地的藝術感染力。
政策之力,在資源整合,更在服務創新!盎萦笆畻l”的出臺,標志著惠州影視服務從單一協拍向全產業鏈保障升級。在這里,沒有復雜的流程,只有真誠的服務;沒有陌生的距離,只有熟悉的溫度。“惠影視”小程序實現一鍵通辦,八大單位聯合提供食宿、加油、醫療等全方位專屬優惠,專項資金對優秀作品給予嘉獎——這些舉措直擊劇組痛點,化解制作難點,彰顯了惠州“惠劇組、惠企業、惠人才”的服務理念。從出臺《惠州市影視拍攝取景工作指引》到發布“惠影十條”,惠州正構建起從創意萌芽到成片播出,全程陪跑、全程護航,越來越完善的影視產業服務體系。
影視之興,在作品產出,更在文旅融合。影視藝術的價值不只在于銀幕上的共鳴,還在于短片帶火街區、劇情賦能企業,實現電影與城市共成長;影視產業的繁榮,不僅是文化活力的體現,亦是城市發展的“新引擎”!蹲饭獾娜兆印窡岵テ陂g,惠州敏銳把握時機,推出同款主題精品旅游路線,結合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短視頻大賽等活動,吸引大批觀眾和游客前來打卡,推動文旅消費約18億元。如是“影視+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讓影視作品成為城市形象的“移動名片”、讓拍攝景地成為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正是惠州立足自身稟賦、激活文化動能、助推城市發展的生動實踐。
時代之機,在大灣區建設,更在文化強省戰略;仡櫧臧l展,惠州影視產業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強省戰略,長期深耕資源稟賦、優化服務環境的必然結果。今天,大灣區時代已經到來,影視的浪潮正浩蕩向前,惠州憑借優越的自然稟賦、突出的區位特點、舒適的工作環境、較低的生活成本、深厚的歷史沉淀、精準的服務保障“六大優勢”早已成為影視創作者眼中的“香餑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劇組前來取景拍攝。被授予“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只是惠州影視產業發展的起點。此次“惠影十條”的發布實施,必將為惠州打造影視全產業鏈條生態提供新助力、增添新動力。
光影筑夢,文化興城。影視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力量。它可以點亮一座城、帶動一群人;葜菰敢宰顪嘏膽驯А⒆畎莸淖藨B,迎接每一個心懷夢想的影視人,共同發現、創造、講述屬于惠州也屬于這個時代的美好故事。讓我們期待,在更多鏡頭里看見惠州,在更多故事中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開放與美好,也希望讓“惠聚美好”成為每一部在惠拍攝作品的真實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