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惠東山區的高潭鎮,不僅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更孕育出獨具風味的特色美食——灰水粽、明姜、紙牌糕、咸切酥、高潭湯粉和咸雞。
灰水粽:草木清香傳百年
采用客家古法工藝制作灰水粽,首先要從一種叫“布荊”的植物入手。村民們將布荊枝葉曬干、燒灰,再加入煮沸的水,經過沉淀過濾后制成灰水。接著,把精選的糯米放入灰水中浸泡4至5個小時,讓糯米充分吸收灰水的精華。隨后,將包好的粽子用柴火煮上10多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灰水粽,色澤金黃,入口軟糯,帶著一絲自然的清香。蘸上本地土蜂蜜,甜糯相宜。
高潭灰水粽。
明姜:甜辣相宜潤秋燥
將每一塊生姜制作成明姜,都要經過去皮、煮軟、叉姜、浸泡、熬煮、裹糖粉、切塊等多道工序,從收姜到制作成成品,周期在一個星期左右。它具有消痰化氣、止寒咳祛風、開胃健脾等功效,深受老百姓喜愛。
高潭明姜。
紙牌糕:甜蜜酥脆憶童年
紙牌糕采用糯米粉、面粉以及瓜仁、杏仁、欖仁、芝麻、冬瓜條等材料精心烘制,甜蜜酥脆。一口咬下去,香甜的味道瞬間在口中散開,給人帶來愉悅的味蕾享受。“無論是作為日常的休閑零食,還是饋贈親友的伴手禮,紙牌糕都十分合適。”高潭鎮有關負責人說。
咸切酥:咸香酥脆解鄉愁
經過傳統工藝制作而成的咸切酥,有著獨特的風味。其口感酥脆,咸香適中。在閑暇時光,泡上一杯高潭仙人茶,搭配上幾塊咸切酥,細細品味,感受那份來自高潭的獨特味道。
高潭咸切酥。
高潭湯粉:鮮醇湯底暖鄉情
高潭湯粉是當地最具煙火氣的日常主食之一,湯色清亮卻滋味醇厚,骨香與肉鮮層層交織,入口鮮而不膩。粉選用當地手工制作的河粉,口感柔韌彈牙,久泡不爛。上桌時,師傅會先盛入滾燙的清湯,加入肉丸、菜圃、炸腐竹皮,再鋪上薄切的叉燒。這碗看似樸素的湯粉,既是高潭人從小吃到大的家鄉味道,也是游子歸鄉時必打卡的“舌尖鄉愁”。
高潭湯粉。
咸雞:鮮香入味宴中秋
高潭的咸雞,選用當地優質的雞肉,經過精心腌制而成。高潭咸雞肉質緊實、富有嚼勁、鮮香入味,為餐桌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咸雞。
巴戟酒:強身健體暖深秋
巴戟酒是高潭獨具特色的滋補藥酒。它采用名貴中藥材“巴戟天”,配以枸杞、黃精等藥材,與本地優質米酒基酒一同浸泡陳釀而成。其酒色醇厚,藥香與酒香協調,口感甘醇,每逢深秋時節飲用,既能驅散寒涼,又被譽為“補肝腎、強筋骨”的養生佳釀,深受當地人喜愛。
巴戟酒
蜜柚:青山蜜意甜萬家
高潭群山環繞,氣候溫潤,孕育出的蜜柚品質上乘。其果實碩大,皮薄肉厚,剝開薄薄的柚皮,晶瑩剔透的果肉瓣瓣分明,果肉汁水充沛,清爽可口。
蜜柚
相約金秋 味聚高潭
10月6日(中秋節)當天下午,高潭鎮中秋民俗活動的特色美食環節將在美麗圩鎮客廳(游客中心)舉行。
屆時,大家可以現場品嘗到地道正宗的高潭美食,“我們誠摯邀請大家在金秋十月,走進高潭,共賞明月,共品佳肴,共度一個滋味綿長的客家中秋!”高潭鎮有關負責人說。
文圖 惠報全媒體記者洪鵲兒 通訊員高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