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謝寶樹 通訊員劉芳)9月10日至11日,中國科學院財務與資產管理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檔案館組織專家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建安進行現場驗收,對建安檔案進行現場核查。中國科學院科技基礎能力局、近代物理研究所相關部門及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項管等參建單位代表共40余人參會。
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包括HIAF和CiADS,位于我市惠東縣黃埠鎮。HIAF和CiADS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優先安排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建設。
2013年,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被確立為國家“十二五”時期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2014年,“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落戶廣東惠州;2015年,“強流重離子加速器”獲批準立項;2018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方案獲批,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在惠州啟動建設。
專家組聽取了近代物理研究所作的《HIAF建安工程總結》及《HIAF檔案管理情況》匯報。專家組深入HIAF裝置現場核查加速器隧道、運行樓、綜合站房等各單體建筑實體,抽查工程資料與檔案卷宗,就建設程序、質量控制、安全管理、檔案完整性等進行了質詢與討論。
專家組認為,“建設單位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成立了工程指揮部、工程經理部,組建現場管理團隊和土建相關的工藝團隊。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遵守了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基本建設程序,以嚴謹的科學態度解決了工程中出現的一系列技術難點并采取各項措施保證了工程的質量、進度、安全及綠色施工,達到了設計標準,滿足了工藝設備安裝運行需求。一致同意‘HIAF項目’建安工程通過建安專業組驗收。”
目前,HIAF各系統正在開展自測工作,預計于10月份開展聯合調試并正式進行工藝專項驗收,并逐步完成資產、財務及檔案專項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