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國慶假期180多人奮戰項目一線
惠肇高速東江特大橋擬年底完成索塔封頂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走進惠肇高速項目東江特大橋的施工工地,兩座80多米高的在建主墩索塔特別引人注目。這個國慶節,22歲的唐林希和很多同事一樣,選擇留在工地,陪伴主墩索塔一點點“長高”。
10月1日上午,記者在東江特大橋2號主墩索塔下的棧橋見到了唐林希。今年3月,唐林希來到工地上實習,因表現良好,7月份大學畢業后直接入職。戶外作業,使得他原本白皙的皮膚曬得黝黑,半年實踐,也讓他從一個靦腆的小伙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施工技術員。
惠肇高速項目惠城至增城段(以下簡稱“惠增高速”)是惠州“豐”字交通主框架的第一橫“沿江軸線”,建成后將成為惠州對接廣州快捷的通道之一。東江特大橋是惠增高速重要控制性工程,這座主跨260米的雙塔四索面混凝土斜拉橋,是惠增高速土建2標所有橋梁中施工難度最大、施工周期最長、安全管理要求最高的工點。
惠增高速土建2標項目副經理黃健焜介紹,目前,東江特大橋的建設重心已全面轉入上塔柱施工階段。這標志著大橋建設進入了最核心、技術含量最高的“空中攻堅”期。“這個階段可以比作為‘空中造塔’,我們通過爬模澆筑、預應力植入、主動支撐三套系統協同作業,確保這座123米高的主塔以毫米級精度穩步攀升。”黃健焜說,按照計劃年底將完成索塔封頂。國慶假期,大橋180多名施工和管理人員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完成年度既定目標。
惠肇高速項目東江特大橋施工忙。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攝
唐林希每天“泡”在施工現場,緊盯液壓爬模安全、鋼筋綁扎精度與混凝土澆筑質量,同時協調人員與工序安排。“當前正值大橋上塔柱施工的關鍵爬升期,主塔平均每10天長高6米,技術管控是生命線,一刻也不能放松。”唐林希打了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像在空中‘搭積木’,每一塊都必須嚴絲合縫,容不得半點馬虎。”為了確保這項高空作業的精度,他頻繁穿梭于2號主墩索塔的四根塔柱之間,日行萬步成了常態。
“說實話,看到朋友圈里大家游山玩水、和家人團聚,心里多少會有些羨慕。但對我們橋梁建設者來說,工期就是命令,節點就是戰場。”剛畢業的唐林希深知,能參與特大橋梁建設的機會非常難得,可以積累不少經驗。
半年的時光,在唐林希仰望索塔的目光中留下了清晰的刻度。“實習時,2號主墩索塔才和棧橋橋面齊平,現在已高出60多米了。”言語間,他帶著幾分自豪,“有時真不敢相信,這座‘空中高塔’的建設竟有自己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