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市華羅庚中學多措并舉創建全國文明校園
特色教育賦能學生個性特長發展
走進位于西枝江畔的惠州市華羅庚中學,智慧校園的便捷、特色教育的活力、思政育人的溫度撲面而來。這所榮獲第三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的學校,以“自華教育”為校園特色文化,始終將文明創建融入日常,用一件件務實舉措,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文明的力量。
智慧加持,刷臉通行支付、AI定制學習
在惠州市華羅庚中學,“智慧+”已成為校園生活的常態。校門口、宿舍樓的門禁系統精準識別身份,學生刷臉即可通行;食堂里,無需飯卡或手機,抬頭刷臉就能完成支付;教室外的電子班牌,既能刷臉簽到,又能查詢課表、瀏覽校園新聞,還能方便地與家長取得聯系。
100間配備納米黑板及多媒體設備的智慧教室,讓教學更生動。教師輕觸黑板,就能調出提前準備的課件和豐富教學資源,抽象的定義與定律通過動畫、3D模型、視頻等形式具現,讓課堂不再枯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今年,該校國防班引入“智慧紙筆”工具,學生的書寫過程、答題動態實時上傳系統,老師通過系統就能掌握解題情況,AI還會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定制并調整學習計劃,推薦個性化學習資源和練習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下學習。
特色育人,為學生成長搭建舞臺
該校國防班作為全市首個公辦國防教育特色班,聚焦培育“八有”國防生,探索特色鮮明的國防教育和素質教育模式,去年首屆畢業生中,超70%報考軍事院校,多人進入華南師范大學等知名高校。今年高考中,國防班有1名同學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市華羅庚中學國防班學生代表參觀惠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今年該校將進一步擦亮國防教育特色品牌,國防班計劃招收4個班200人,面向惠城區和其他6個縣區各招100人,讓更多有志于強軍報國的學生圓夢。
為加強課程育人功能,學校還成立課程發展中心,構建“235140”校本課程體系。這一體系包含校本必修、校本選修2個層面,通過教師、學生、院校聯合開發3個渠道,涵蓋語言與文學、科學與創新、體育與健康、思維與智慧、人文與藝術等5個領域的140多門校本課程。
此外,音樂、美術特長班為有文藝夢想的學子照亮前路,小語種教育提供多元化發展路徑,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
思政引領,用真情護航學生成長
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惠州市華羅庚中學始終把思政育人放在教育工作的關鍵位置。學校將思政“小課堂”搬進社會“大課堂”,開展“行走的思政課”。高一學生在農科基地插秧勞作,體驗農事艱辛;高二學生走進國家地質公園,感受歷史與自然的交融;高三學生在大型主題樂園參與減壓活動,釋放備考壓力。
該校堅持黨委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落實書記、校長上“思政第一課”制度,開發主題思政課,將“音樂思政課”融入開學第一課,讓理想信念在學生心中扎根。全校66個學生社團都配有黨員指導教師。每年舉辦的體育節、藝術節、書香節等“八大節”活動,成為思政育人的重要載體。
作為惠州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與指導中心家校共育指導組掛牌單位,該校圍繞“提升學生成長動力”核心,聚焦“網癮與厭學、親子溝通、心理健康”三大問題,依托“六個一”工作思路,構建“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體系,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實習生林平杰 通訊員張濤 何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