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鵝城,尋覓佳緣。9月20~21日,中秋佳節前夕,由惠州市總工會組織開展的“會聚良緣·情定惠州”2025年惠州工會單身職工交友活動在市工人文化宮順利舉行。一連兩日,兩場活動吸引了全市約400名單身職工踴躍參與,促成36對嘉賓甜蜜牽手,更有不少未當場牽手的單身青年積極交換聯系方式、保持互動,延續這份難得的緣分。
嘉賓把許愿簽掛上“良緣樹”。
此次活動是惠州市總工會貫徹落實中華全國總工會、廣東省總工會關于積極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創新實施“559”部署,持續打造“會聚良緣”工會婚戀交友服務品牌,引導青年職工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幫助青年職工解決交友難題,提升廣大青年職工幸福指數的具體舉措;顒硬粌H為青年職工搭建起高效、真誠的交友平臺,更以創新多元的形式、細致入微的服務,彰顯惠州城市溫度和工會“娘家人”對職工生活的關懷。
多元互動
解鎖交友新體驗
花好月圓時,何處覓真情?答案就藏在市工人文化宮的浪漫現場。兩場活動用寓意美好的“良緣樹”、傳遞心意的緣分墻、古風意境的體驗區、五彩繽紛的氣球裝飾等,營造傳統中秋意境的甜蜜氛圍,既體現傳統文化元素又彰顯青春活力。
男女嘉賓在“良緣樹”前執筆落墨,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寫在卡片懸掛枝頭;在“以禮會友”的雅座區圍坐暢談,共敘生活佳話,通過思想碰撞尋找共鳴;在雅集區猜燈謎、制作傳統燈籠、投壺、釣玉兔、夾月餅等,尋找彼此間的默契……交友活動現場,滿含古韻的細節、輕松愉快的話題、妙趣橫生的互動,讓青年們迅速卸下拘謹,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以及歡樂互動中,悄然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參與猜燈謎。
現場精心布置了書法案臺與點茶區,男女嘉賓可自取宣紙、毛筆,書寫中秋詩句、生活寄語,讓墨香承載心意;也可在茶席旁學習碾茶、注湯、擊拂的技法,體驗宋式點茶,既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營造了傳統節日氛圍。
此外,現場還特別設置了漢服體驗角,整齊陳列著素雅襦裙、大氣曲裾、靈動褙子等各式漢服,以及發簪、步搖、團扇、折扇等精致配飾。專業造型師還會根據嘉賓喜好幫他們梳好發髻、調整妝容。不少男女嘉賓駐足體驗,沉浸式感受傳統服飾之美,傳統文化的雅致與青年間的鮮活互動交織,讓初識的氛圍更顯溫馨浪漫。
一位換好直裾漢服的男嘉賓回到雅座區時,馬上引起周圍嘉賓的關注。大家從夸贊其服飾穿著,慢慢聊到漢服形制、傳統禮儀,又延伸至古風歌曲等,原本互不相識的幾人,借著一襲漢服的契機熱絡起來,陌生感在對傳統文化的共鳴中悄悄消融。
在主辦方悉心營造的輕松氛圍之下,原本對交友活動心存顧慮的參與者們徹底放松,現場也隨之進入“愛的告白”模式。男嘉賓們手持一束束象征著“等待幸福綻放”的花蕾,向心儀的女嘉賓表白。最終,兩場活動共有36對嘉賓成功牽手,邁向幸福新旅程。更有不少未現場配對的嘉賓在活動結束后,仍意猶未盡地留在場地繼續交流、互換聯系方式,以期延續緣分。參與第一場活動的惠州某企業員工張先生特意拍下活動照片發朋友圈:“工會把細節做得太到位了,連空氣中都是甜甜的味道,繼續為愛奮戰!”
聚焦需求
開好精準“服務方”
這場浪漫盛宴的背后,是主辦方惠州市總工會和承辦方惠報·東江之戀連月來的精心籌備。為確;顒泳珳蕦勇毠ば枨螅葜菔锌偣缭7月便啟動了活動籌劃,基于全市范圍單身職工婚戀狀況和交友喜好,將“避免尷尬”“注重內涵”“活動新穎”列為參與者的核心訴求,打造特色交友活動。
駐足緣分墻前。
在場地選擇上,經過實地考察,最終選定交通便利且空間寬敞的市工人文化宮,并特別劃分互動區、交流區、服務區等功能區域,以中秋、國風等元素精心布置現場,確保營造唯美氛圍的同時,也注重突出傳統文化元素和惠州元素。此外,還針對現代青年對交友形式的新期待,大膽創新互動設計。
活動現場隨處可見的“紅馬甲”志愿者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如惠州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所言:“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開展、給大家提供周全服務,現場的志愿者主動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全程投入活動保障工作。正是他們的貼心付出,讓這場緣分之旅更顯溫暖。”連續2天的活動,現場共有近50名志愿者提供服務。
此外,主辦方基于豐富的活動經驗,引導嘉賓真誠交流,尋找志同道合的另一半,樹立健康婚戀觀。主辦方的貼心安排,讓職工們感受到,工會搭建的平臺不僅浪漫、有趣,更安全、可靠。
嘉賓心聲
收獲愛情與友誼
活動的溫度,藏在每位參與者的真情實感中。在第一場活動的擊鼓傳花游戲環節,在惠州某中學任教的10號嘉賓李華(化名)被抽中起身分享。他語氣坦誠又真切地說道:“平時在學校里,每天圍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轉,社交圈基本就是同事和學生,很少有機會認識圈外人。特別感謝工會辦這個活動,讓我發現原來在惠州,還有這么多和我一樣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的同齡人,我喜歡打羽毛球,希望能找個‘同伴’一起打球!痹捯魟偮,一位同樣熱愛打羽毛球的女嘉賓便和他暢聊起來。
體驗傳統文化。
來自大亞灣石化區的職工張先生,手里還攥著在互動區贏來的小禮品,說起活動體驗,他笑容格外爽朗:“我在這里認識很多跟我一樣愛戶外運動的新朋友,還準備約大家到大亞灣去玩,雖然愛情暫時還沒有到來,但友誼已經先到!
成功牽手的工程師小張與護士小陳,兩人平時都喜歡逛街、看電影,因此結緣。小陳笑著說:“我們在聊起平時的愛好,一下子就有了共同話題。剛剛還討論要不要一起去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看開心麻花的舞臺劇呢!痹诟姘篆h節,小張鼓起勇氣遞了花束,而小陳也用“愿意試試”作為回應。兩人都表示,特別感謝工會為他們創造相遇的機會。
幸福延伸
建立長效服務機制
中秋佳節將至,惠州月圓情滿,愛意正濃。這場交友盛會,不僅讓36對青年收獲了心動的信號,更讓更多人看到這座城市的溫情與擔當。近年來,惠州市總工會始終以職工需求為導向,構建全鏈條長效機制,傾力打造“會聚良緣·情定惠州”婚戀服務品牌,通過持續開展系列活動搭建情感溝通橋梁,為單身青年牽起幸福紅線,不僅助力他們尋覓良緣,更切實提升了職工在城市的幸福感與歸屬感。這場為期兩天的交友活動,正是惠州市總工會聚焦品牌建設,精準對接職工婚戀需求的生動實踐。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婚戀交友服務已成為惠州留住青年人才的重要抓手;葜菔锌偣冀K高度關注單身職工的幸福與成長,為實現服務精準迭代,每場活動結束后,還同步邀請參與者填寫電子問卷調查,圍繞活動形式吸引力、互動環節體驗感、后續服務需求等維度設計問題,全面收集意見建議。這些反饋將成為優化服務的方向,確保下一次活動能更貼合職工期待,更好地收獲甜蜜的愛情與幸福的陪伴,為青年職工在惠州扎根成長提供穩定的幸福支撐。當工會的關懷與青年的期盼相遇,當傳統的浪漫與現代的創新融合,“會聚良緣·情定惠州”的故事,必將在更多職工的生活里續寫新的美好篇章,為惠州城市發展增添更多幸福注腳。
2025年惠州工會單身職工交友活動現場。
“工會始終積極為單身職工搭建婚戀交友平臺,‘會聚良緣·情定惠州’作為我們的專屬交友品牌,每年都會持續開展系列活動!痹撓嚓P負責人表示,廣大青年職工對每一次活動的積極參與,正是工會堅持把這項服務做下去的核心動力。接下來,惠州市總工會將繼續以“會聚良緣·情定惠州”品牌為抓手,不斷優化活動形式、拓展服務范圍,用更細致的關懷、更貼心的服務,幫助更多青年解決婚戀難題,讓青年職工在惠州既能實現事業理想,也能擁有幸福生活,從而為惠州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多青春力量。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鄔玉婷
本版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