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收到市政協贈送的《惠州方言詞典》,該書由政協廣東省惠州市委員會編著、祝基棠主編。據了解,它是惠州首部方言詞典,通過詳細記錄使用人口逾百萬的惠州方言,全面而真實地展現了這個有百越語、古漢語、客家話和閩南話等多種語言成分,歷史悠久而豐富多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傳承和研究價值的方言富礦的獨特面貌,它的出版,對我們認識歷史文化名城惠州的人文內涵很有幫助。
這部詞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首先,詞典主要以世居惠州市惠城區的老城區居民所講的惠州話為收詞依據,共收錄了12300個詞條,全面而真實地展現了惠州方言獨特的面貌,為惠州方言開展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充實和可靠的語言材料,使獨特的惠州方言應系屬粵方言的學術見解得到豐富而有力的例證,使詞典成為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工具書。其次,注音和釋義精確細致,比較符合惠州方言的實際情況,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在注音方面的具體表現是:第一,詞目注音以惠城區橋東、橋西的原住居民所講的惠州話語音為標準;第二,為了真實地記錄惠州話,詞目除了用國際音標注音外,還采用少量民間習用的方言俗字和新造字注音,對其中讀音差異較大的或不易辨認的字則在注音內再用惠州話同音字注音,如無同音字或同音字比較冷僻難認的,則按惠州話讀音注反切;第三,詞目聲調在音節右上方用阿拉伯字標注調值表示,連讀時變調的在原調和變調中間加連字符表示。
在釋義方面的具體表現是:其一,詞目釋義用普通話,必要時附惠州話例句;其二,一詞多義的用①②③……分領不同的義項,詞目不同而詞義相同者,擇其一釋義,其余只注“同”或“見”某詞目;其三,同一詞目有不同說法的,用“又說”注明;其四,由此詞釋義可推知彼詞意義的,彼詞附于此詞條末;其五,含低級、庸俗義的詞語,只釋義,不舉例句。
注音和釋義的體例比較規范,比較符合詞典編寫的學術要求。第一,詞典主要以世居惠城區老城區的居民講的日常口頭用語為收詞依據。第二,所收的詞語是與普通話不同的惠州方言的詞語,但有特點的詞例外。第三,使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原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中的規范字。無簡化字的用繁體字,適當使用異體字形。各詞目所用的字盡可能用本字。第四,說明釋詞的順序是按惠州話首字聲母、韻母、聲調系統和筆畫多少、筆畫順序排列,其中連讀中發生變調的字按原聲調排列。
編寫方言詞典是語言專業性很強且十分艱難的工作,編寫人員在編寫中遇到的困難是很大的。惠州方言豐富多彩,詞語浩如煙海,收集的工作量很大。收集后尋找它的正確書寫形式更是難上加難。惠州是方言交雜地區,客家方言、潮汕方言和粵方言等多種方言在惠城區流行,惠州方言同時受到多種方言的影響,究竟哪些字音是惠州方言的純正語音,哪些字音不是惠州方言的純正語音,有時很難分辨。但是,編寫人員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在2008年出版了《惠州方言》之后,又再接再厲,前后修改28稿,反復進行補充、修改和調整,還在書后附上何偉棠教授的兩篇論文,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惠州方言的屬性和特點。經過長期艱難的奮戰,最終比較完美地完成詞典的編寫工作,于2024年順利出版。
《惠州方言詞典》揭示的惠州方言多樣性、悠久性,是對惠州方言的搶救、挖掘及研究,有助于認識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的人文內涵,對傳承和弘揚惠州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作者:楊烈雄